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旅游 景点 查看内容

四川不能缺少“三国文化地标” 三国历史专家:武侯祠、剑门关、明月峡见证蜀汉余音

2018-3-6 11:38|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2399| 评论: 0|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1月1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式启动“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评选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在四川读者和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著名作家流沙河、麦家,著名诗人梁平,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著名演员刘晓庆等各路名人都推选 ...

1月1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式启动“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评选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在四川读者和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著名作家流沙河、麦家,著名诗人梁平,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著名演员刘晓庆等各路名人都推选了自己心目中的天府文化地标。“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评选开始以来,三国历史专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梅铮铮也在关注活动进展,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他表示,四川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天府十大文化地标中应该有代表性的三国文化地标,于是他推荐了武侯祠、剑门关、翠云廊、明月峡栈道和西山万卷楼(陈寿故居)等五大三国遗迹。

武侯祠 承载国人历史追忆的圣地

作为数千年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群雄逐鹿,魏蜀吴三足鼎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这段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是英雄辈出、革故鼎新的时代。期间留下的大量残垣断壁等历史遗迹,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人文风貌。

2016年,四川三国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就四川的三国遗迹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在川三国遗迹超过211处,其中,这些遗迹多集中在诸葛亮南征北伐路线。参与了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研究工作的梅铮铮认为,“天府十大文化地标”里不能缺少有代表性的四川三国文化遗迹。

在梅铮铮眼里,成都的武侯祠最有资格入选“天府十大文化地标”。“武侯祠是中国关于三国历史影响力最大的一处遗迹博物馆,现在东吴那边还保留着一段石头墙的残垣,曹魏那边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古蜀故都还保存了刘备的惠陵和纪念诸葛亮最负盛名的祠堂。去年,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正式实施,四川公布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中就有诸葛亮,所以这个祠堂从古至今都承载着蜀人乃至国人对历史追忆的一个圣地,把武侯祠作为天府十大文化地标的候选之一,当之无愧。”

据了解,武侯祠的前身是公元223年始修建的刘备陵寝——惠陵,明朝初年重建时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

剑门关 三国文化的重要遗迹

梅铮铮称,成都或者整个四川省的三国遗迹不少,但真正有资格成为天府文化地标的还不多,有些遗迹确实还在。“但现在有些面目全非了,比如成都的万里桥在旧址上进行了改建,成为了新桥,符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但文化价值大打折扣了。还有阆中古城也和三国历史有关,张飞曾经在那里任官,但现在的阆中古城是明代建筑,要入选十大文化地标还缺少说服力。”

在四川保存完整的三国文化遗迹中,剑门关无疑是颇具代表性的,而它也是梅铮铮强烈推荐入选的天府文化地标。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文学家张载在《剑阁铭》赞道:“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三国蜀汉重臣邓芝曾说:“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重险者,谓外有褒斜、子午之险,内有剑阁之隘也。”

梅铮铮说:“其实剑门关在三国之前根本不出名,因为古蜀王的统治范围比刘备的西蜀更广袤,诸葛亮治理蜀地之后,将剑门关作为蜀国门户的重要关隘,而且还首次在这里设立守将。剑门关在古代是很难被攻破的军事要塞,如果有人在那里驻守,外面是很难从剑门关越过进入蜀地。这也导致了后来魏国的邓艾偷渡阴平道,翻过摩天岭奇袭蜀国。”梅铮铮认为,剑门关是保卫四川腹地的第一雄关,此外它还是三国时期留下来的重要遗迹,历史文化极为深厚,因此它有足够的理由候选天府十大文化地标。

明月峡古栈道 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

除了武侯祠和剑门关,梅铮铮还推荐了明月峡谷栈道。明月峡古栈道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谷口,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旅游线的起点,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月峡栈道开凿年代为战国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国内专家称其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对这一险要地势的真实写照。

梅铮铮认为,这条古栈道遗址所在的明月峡,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的“活化石”。“虽然古栈道在三国之前就有了,不过诸葛亮为了顺利北伐,将蜀地的将士和粮草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他对栈道进行了新的修缮。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沿着这条古栈道北上和曹魏作战。”

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梅铮铮屡次强调明月峡栈道是最能说明古蜀人心态的遗迹,“如果他们甘于在富庶一方的四川盆地的终老,那根本不用修栈道,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之后,蜀人的生活很愉快,也很富足,干嘛还要出去?古栈道在蜀人心中地位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它是蜀人与外界沟通交融、贸易往来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这也是南方丝绸之路往北走的必经之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看到蜀布和邛竹杖就是从此运送出去的。古栈道往北走可以抵达长安通往西域,往南可以经云南直抵印度。”

翠云廊 蜀人渴望对外交流的见证

明月峡古栈道是连接川陕的重要交通要道,古人沿着嘉陵江在崖壁上凿出栈道,打孔插木,在当时是一项非常浩大而艰难的工程,而它也只是颇具传奇性的古蜀道的一部分,古蜀道沿途分布着很多和三国历史联系紧密的遗迹,翠云廊就是其中之一。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领蜀国大军开赴汉中,上《出师表》表达他感激先主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敬意,决心为兴复汉室,一统天下而贡献毕生精力,为北伐做了军事和物质上的大量准备。诸葛亮便率领蜀国军队,浩浩荡荡从汉中出发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军事行动。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228—234年),诸葛亮在今陕西、甘肃一带与魏国军队有过六次军事行动,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六出祁山。成都到汉中的路途之中,于是沿线各地便留下了大量的蜀汉遗迹。

翠云廊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和绵阳市梓潼县,以剑阁县部分为主体部分。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县)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州(今剑阁)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义务。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据考,翠云廊上胸径1.8米以上的古柏当是“张飞柏”了。

梅铮铮说:“翠云廊这条古蜀道也是古蜀人渴望对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古蜀道至今保存的最精彩,最有看点和文化内涵的遗迹,这是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也不是光秃秃的高速公路,古人在道路两边种满松柏为来往路人遮风避雨,无形中起到了绿化作用,充分反映出古人的智慧。”

西山万卷楼 陈寿治学之地

梅铮铮推荐的三国文化遗迹中,只有一处是择址新建的,之所以还被推荐,是因为它太有分量了,这就是南充的西山万卷楼。历史上的万卷楼始建于三国蜀汉建兴年间(公元222—237年),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治学之地。古书记载:“南充城西有果山,此处有万卷杰出”万卷楼倚岩而建,气势恢弘。唐代又在楼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筑群。因年久失修,于20世纪60年代损毁。万卷楼景区是上世纪90年代政府另择新址修建的。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如今的万卷楼景区内还有陈寿的故宅。陈寿旧居遗址在安汉故城西郊果山之麓,因万卷楼迁建在玉屏山上,故陈寿故居亦重建于万卷楼下。旧居庭院低回,青石鸣泉,小桥横溪,涓涓长流,有如三国文化的源头。旧居内,模拟了魏晋时期耕读型家庭的室内陈设,展现了陈寿的家世,陈寿在家乡27年,勤学敬业,笃志修身的生活情景,刻录了历代帝王和历代文史学家对陈寿的评价,是三国文化寻踪探源的必揽之所。

梅铮铮说:“三国文化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全靠陈寿写的《三国志》,没有陈寿我们所知道的三国历史肯定是零散的,没有《三国志》也就没有广为人知的《三国演义》,有人把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它们被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这些都是私人所写,故比较客观,从晋朝开始,史书都是官修,这就会有很多避讳了。”梅铮铮表示,三国虽只有百多年的历史,但却几乎浓缩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四川这些三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迹柏丛森森,香烟袅袅,人们依然能清楚地听见来自千年前的蜀汉余音,它们不仅能成为有代表性的天府文化地标,而且也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地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11-25 23:28 , Processed in 0.1649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