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谈史 查看内容

三国影响战争战役进程的那几场大雨

2020-3-18 08:40|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279| 评论: 0

摘要: 冷兵器时代,天气对战争的影响是很大的,像诸葛亮借东风这种事情,虽然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但也足以说明气象知识对于军队的统帅也是十分重要的。三国时期有那么几场战争,就是因为大雨,影响了战争的进程,有的甚至 ...

冷兵器时代,天气对战争的影响是很大的,像诸葛亮借东风这种事情,虽然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但也足以说明气象知识对于军队的统帅也是十分重要的。三国时期有那么几场战争,就是因为大雨,影响了战争的进程,有的甚至对战役结果都产生了影响。且看大雨都是对哪几场战争造成了影响?

曹操北征乌丸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将北征三郡乌丸,五月,大军到达无终。此时正是夏季,雨水绵延,而沿海地势低洼,道路泥泞不堪,敌人又把守着交通要道,军队无法前行。曹操为此问计于田畴。田畴说:“这路在夏秋两季常常积水,说它浅不能通车马,说它深不能行舟。”田畴说还有一条过去的小路可以走,曹操同意后,就让田畴做向导。曹操伪装成要撤军的样子,并且在水边路旁树立起大木牌,上面写着:“现在夏季,天气炎热,道路受阻,切待秋冬,再来进军。”田畴引军出卢龙塞,经白擅,历平冈,穿过鲜卑的部落和王庭,向东直指柳城。在距离敌军不到二百里时,敌人才发现曹军。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等来不及整顿兵马,就被张辽等军打败。蹋顿单于被杀,二袁逃向辽东,敌方投降的有二十余万口。

可以说,这场大雨对于曹操和三郡乌丸来说都是有影响的。它先是影响了曹操军,从五月到七月一直徘徊不前,几乎就要撤军。后来走了一条小路,又迷惑了二袁和蹋顿单于等人,以至于毫无防备,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关羽“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不久,总督荆州的前将军关羽发起了北上攻击樊城的战役。镇守荆州的曹魏征南将军曹仁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驻守樊城北面。八月,大雨连绵不断,汉水溢出,平地水深几丈,于禁等七支部队全部被水淹。于禁和众将领登上高地避水,关羽乘坐大船逼近攻打,于禁等被迫投降。庞德在堤上,穿着恺甲挽着弓箭,箭无虚发,从早上拼力抗击,到午后,关羽攻打得更厉害。庞德的箭射完了,两军短兵相接,而水势逐渐增大,部下的官兵都投降了。庞德乘坐小船打算回到曹仁的军营,大水把船打翻,弓箭失落,只身在水中抱着翻了的船,被关羽抓获。关羽想劝庞德投降,庞德不屈被杀。关羽继续猛攻樊城。曹仁守城的人马只有几千人了,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也只有数板,城中粮食将尽,内外联络断绝,但曹仁仍在坚守。待水稍退,徐晃从外围赶来救援,曹仁这才突围而出。后来因东吴军抄了关羽的后方城池江陵,关羽无奈撤围南返。

要说大雨对于战争的影响,此战最为有名。曹操曾经想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和蒋济劝他说:“于禁等人失利,是被水淹没的原因,并不是作战的失误,对国家不足以构成危害。”因而曹操继续增兵,没有迁都。樊城内有人劝曹仁突围夜间撤离,汝南太守满宠说:“山水迅速,我想不会很久。”曹仁正是听了他的话,于是下决心坚守。

曹真伐蜀因大雨而返

魏太和四年(230年),魏国大司马曹真提出伐蜀,得到了魏明帝的同意。魏明帝还命令大将军司马懿逆汉水而上,由西城进入,和曹真在汉中会合。曹真在八月从长安出发,自率大军进入子午谷,其他诸军或者从斜谷,或者从武威出发。正好碰上大雨,接连下了三十多天,连栈道都冲坏了。魏国太尉华歆、少府杨阜、散骑常侍王肃分别上书,魏明帝诏令曹真班师。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大雨运粮困难撤军

蜀汉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发起了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命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署理汉中留守府事务,自己则率领大军进入魏国境内,包围了祁山。这次北伐,诸葛亮有一个不错的开局。司马懿留下四千人守卫上邽,其余的部队全部救援祁山。诸葛亮留下一部分军队攻打祁山,自己则亲率大军攻打上邽。司马懿派出军队拦截,被诸葛亮打败,并趁势收割了上邽的麦子。司马懿只好收拢部队,据险而守,诸葛亮交战不成,领兵退回。司马懿尾随诸葛亮到达卤城,却只是跟随,并不交战。在众将的一再请战下,司马懿派张郃包围祁山南边的蜀将王平,自己则据中路逼向诸葛亮。诸葛亮派出大军迎敌,将魏军打败,斩获首级三千,司马懿退守军营。夏秋之际,天降大雨,蜀军粮食供应出了问题,诸葛亮退军。

在后方督办运粮之事的是李严,是他派人告诉诸葛亮粮食难以运输,要求诸葛亮退军。事后,李严还在皇帝刘禅和诸葛亮之间说了不一样的话,这直接导致了李严被贬。本来,蜀地到北伐前线道路难行,诸葛亮还发明了木牛运输,但还是因为粮食出了问题,导致了大好局面功亏一篑。究竟是李严办事不利还是的确因为大雨的原因,现在还真的不好说,至少史书是记载了大雨和运粮这些事情的。

司马懿征辽东遇大雨

魏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马懿奉诏讨伐辽东,六月到达辽东。司马懿避开公孙渊的正面部队,暗中渡过辽水,直逼敌人的老巢襄平城。司马懿在打败公孙渊的回援部队后包围了襄平城。七月,大雨连绵不断,一个多月不停,平地积水好几尺深。魏国军队向司马懿建议迁移营地,朝廷中也有人要求魏明帝下诏命令司马懿撤军。魏明帝完全相信司马懿,司马懿也直到雨停后才下令进攻。公孙渊抵挡不住,派出大臣出城联系投降事宜,司马懿不同意并将来使斩首。不久,襄平城防守崩溃,公孙渊父子弃城逃跑,被司马懿大军追上杀死。

司马懿为什么不移动营地也不攻城呢?用司马懿自己的话说是“敌兵多而我军少,敌兵饿而我军饱”,在这样的大雨下,攻城没有效果,不如让敌人消耗粮食。雨停后,敌人果然没有了粮食,城中无粮,军心动摇,这仗还怎样打?

这儿说的是大雨对战争的影响,为什么不说是决定战争的结果呢?因为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天气。但不管怎么说,天气对于古代的战争还是有影响的,所以一个优秀的将领在战前都会观气象,查地理,尽量做到利用天气和地理条件,以便为自己的战役战术服务。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3-29 05:12 , Processed in 0.9788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