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历史 史话 查看内容

偏将军铜印(三国时期)

2020-4-23 09:20|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7431| 评论: 0|来自: 学习强国

摘要: 这枚偏将军铜印现藏溧阳市博物馆,系国家二级文物。于1971年3月在溧阳上兴上城村子午墩生产队出土采集,该地区当时还出土有三国时期的青瓷狗圈、香薰等器物,故由此推断铜印应亦属三国时期。铜印为正方形,边长2.5厘 ...

这枚偏将军铜印现藏溧阳市博物馆,系国家二级文物。于1971年3月在溧阳上兴上城村子午墩生产队出土采集,该地区当时还出土有三国时期的青瓷狗圈、香薰等器物,故由此推断铜印应亦属三国时期。铜印为正方形,边长2.5厘米。印上伏一龟钮,铜龟昂首向上,其所刻画的龟甲、双目及四足,虽年代久远细节已经模糊但整体气势依旧威严庄重。印面阴刻小篆“偏将军印章”,五字从右至左分三行,前2字为第一行,中间2字为第二行,后1字为第三行。印文布局疏密有度,字形方圆相兼,刀法遒劲有力。

铜印印文不用“偏将军印”或“偏将军章”而是采用“偏将军印章”凑足五个字,是为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印制。《汉旧仪》载:“银印皆龟钮,其文曰章,谓刻曰‘某官之章’也”。同时印章的字数,是由于汉武帝时期根据王朝五德始终说,认为汉朝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属性为土,“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谓印文也”。印文中的“偏将军”从字面上解释即为偏师之将,《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有:“使一偏将将十万之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而正式设立“偏将军”这一职位,始见于王莽时期,《汉书·王莽传》载:“(地皇元年)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赐诸州牧号为大将军,郡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属令长裨将军,县宰为校尉。”王莽当时共设置大将军二十五人,偏将军百二十五人,裨将军千二百五十人。东汉时期沿用了这一职位,《后汉书·铫期传》中有“独拜偏将军,授兵二千人”。到三国时期,依旧有偏将军一职,这一时期的名将诸如关羽、马超、张郃等都曾担任过偏将军,《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载“建安五年……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表封羽为寿亭侯”。《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载:“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载:“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这些名将官拜偏将军时都授以亭侯,从中可见偏将军一职在当时军中地位应该是不算太低的。

关于“偏将军印章”这类文物,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屡有发现,其造型大都为龟钮但材质不一,除溧阳市博物馆这枚外,这类印章的出土发现还见于:1967年河南新乡市西郊唐庄地表采集到一枚铜制龟钮“偏将军印章”;1982年重庆市江北区嘉陵江边采集一枚金制龟钮“偏将军印章”;1989年宜都市陆城镇三国吴墓中出土一枚银制龟钮“偏将军印章”;1976年在湖北宜城楚王城遗址出土一枚铜制瓦钮“中左偏将军”印。诸多偏将军印出土,应该与当时战事频繁,军中多设副将,作战主持军务的大将军可“自置偏裨”(《后汉书·耿弇传》)有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3-29 17:40 , Processed in 0.1224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