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3
刘阿斗是从战争的血泊里走过来的,所以,刘阿斗对战争的了解其实是非
常深刻的。你不要看刘阿斗最后采取了不反抗的做法,在战争当中了败将,
但是在人性上,他却应该是打了胜仗。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劝诸葛亮的:"
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第 101 回)
但是诸葛亮却一再批驳他,而且叫嚣一定要血战到底。而且,他领导蜀国
41 年,从传统的角度看确实伐善可陈,但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却未必不是一
件好事,动辄打仗,天天运动,难道只有这样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孟德斯
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1999 年有一位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来大陆,当记者问克林顿对 90 年代新经济的贡献时?人家
怎么回答呢?"看在克林顿没有做过什么事的份上,给他打个 8 分吧。"从
这个角度看刘阿斗,应该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除了刘阿斗以外,还有一个不错的人,就是益州的刘璋。这也是老刘
家的好人。你们可能还记得,当刘备来打的时候,他也是不打,他怎么说
呢?"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又曰:"
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
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第 65 回)《三国志》也记载说:
"璋言: '父子在州二十余年, 无恩德以加百姓。 百姓攻战三年, 肌膏草野者,
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在这种情况下,我觉
得刘璋像刘阿斗一样,还是有一个正常的有人性感觉的人。你看他说得多
么精彩,起码比前后"出师表"要精彩!
"永别了,武器":战争的墓志铭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让你们对《三国演义》有一个更为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