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馆
、
鄂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 自治区
文管会 的释文
,
并经我核对
、
订正
,
铭辞为
:
“黄龙元
年太岁在丁酉 七月壬 子朔十三
日甲
子
,
师陈世口造作三谏明镜
,
其有L服]者
,
命
久富贵
”。
查黄龙元年的干支为己酉
,
铭辞误
作
“丁 酉”。
据乾象历
,
该年七月朔日为壬子
,
十三日为甲子
,
铭辞所记千支正确
。
作镜工
匠姓陈名世
,
与前述制作黄武七年七月对置
式神兽镜的工匠为同一人
。
由于两枚
“
同范
镜
”中的 一枚在鄂城出土,
可以判断它们都是
武昌的产品
,
贵县出土的一枚是从武昌传去
的
。
贵县古为布 山
,
系郁林郡的郡治所在
,
东
汉
、三 国时代
属交州( 孙休永安七年
,
分交州
为交
、
广两州
,
郁林郡改属广州)
。
据《三国
志
·
吴志》记载
,
建安十 五年孙权派步浦为交
州刺史
,
清除境内敌 对势力
,
使交州为孙吴所
有
。
交州所属的郁林郡亦并人吴国
,
以偏将
军陆绩为郡太守
,
统兵镇守
。
黄初二年十一
月
,
魏 文帝封孙权为吴王
,
并以大将军使持节
督交州
,
正式 承认交 州为 吴的领域
。
总之
,
到
了黄武
、黄
龙年间
,
以布 山为郡治的郁林郡早
已纳 人吴 国版图
,
故黄龙元 年陈世 在武昌所
作铜镜得传人其地
。
以常情度之
,
这枚重列
式神兽镜也许是自武昌往布山赴任的官吏随
身带去的
。
(20 )黄龙元年(229)七月重列式神 兽
镜( 图版伍
,
4
)
:
l
枚
,
现藏日本东京五岛美
术馆
,
出土地点不明@
。
直径
1 1
.
5
厘米
。
据
梅原末治释 文
,
铭辞为:
“黄
龙元年太岁在己
酉七月壬 子〔朔l十〔三l日甲子
,
师陈世造作
百谏明镜
,
其有服者
,
命久富贵
,
宜口口口”
如上文所述
,
查《二十史朔闰表》
,
黄龙元年的
干支为己酉
,
七月朔日的 干支为 壬子
,
十三日
的干支为 甲子
,
若梅原 氏释文无误
,
则此镜铭
辞所记干支全属正确
。
但是
,
此 镜 与上述鄂城
、
贵县 出土的两枚
“同范镜”一样,
为 陈世在黄
龙 元年七月十三 白所作
,
鄂城出土镜铭辞误
记黄龙 元年的 干支为
“丁
酉
”,
故梅原氏所释
此镜铭辞中的
“
己酉
”也 许为
“丁 酉”
的误释
。
铭辞记作镜工 匠为陈世
,“世”字之后 无“严, ,
字
,
足证制作黄武 七年七月对 置式神兽镜的
工匠姓名为陈世而 不是陈世严
。
因为
,
在三
国时代
,
作为 铸造铜镜的工 匠
,
很难 设想其人
姓陈名世字世严
,
更难设想他 在镜铭中时而
称 自己的名
,
时而又 称自己的字
。
(21 )
黄龙元年(2 29)七月重列式神兽
镜( 图版伍
,
匀
:
1
枚
,
出土地点不明;流 入
日本后
,
曾为富冈谦藏所收藏9
。
直径
n
.
8
厘米
。
据富冈氏和梅 原 末 治 氏 释 文
,
铭辞
为
:“
黄龙元年太岁在己酉九月壬 子朔十 三日
甲子
,
师 陈世造 三谏明镜
,
其有服者
,
久富贵
,
宜口口口口口
”。
我 从梅原 氏所著《汉三 国六
朝纪年镜图说》的图版上观察
,
发现所释铭辞
中的
“
己酉
”实
为丁酉
,“
九月
”实为七
月
,
应予
纠正@
。
与前述陈世所作其他各镜一样
,
此
镜铭文多为反 写字
,“
丁
”
、“
七
”
二字亦反写
,
这或许便是富冈
、
梅原两 氏释 文致误的 原 因
。
梅原末治 在误释
“丁 酉”
为
“
己酉
”
、
“
七
月
”为“九
月
”的同时
,
认 为黄龙元年九月与 七
月一样
,
朔日的干支为壬子
,
十三日的干支为
甲子
。
其实
,
查《二十 史朔 闰表》
,
黄龙元年九
月的 朔日按四分历虽 为壬子
,
按乾象历则为
辛亥
,
九月十三日按四分历虽 为甲子
,
按乾象
历 则为癸亥
。
由此 可见
,
从干支的关系而论
,
此镜的制作日期亦应为黄龙元年七月(壬子
朔)十三日(甲子)
,
不是九 月(辛亥朔)十三日
(癸亥)
。
这说明
,
作为吴 的工匠
,
陈世奉行的
是乾象历
,
不是四分历
。
(2 2 )黄 龙二年 (
230)
七月重 列式 神兽
镜( 图版伍
,
6)
:
1
枚
,
湖北省 鄂城出土
,
现
藏鄂州市博物馆@
。
直径1 3
. 0
厘米
。
铭辞
为
:
“黄
龙二年七 月丁未朔七日癸丑
,
大师鲍
豫而作明镜
,
玄谏三〔商]
.
灭绝孚秽
,
服者高
迁
,
位至竹 帛
,
寿复[金] [石]也
”。
查黄龙二
年(太和四年 )七 月乾象历与四分历一样
,
朔
日的 干支为丁未
,
七日的干支为癸丑
,
铭辞 所
记完全 正 确
。
第
期
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