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7
馆,先后查考了 26 种不同的非“毛本”版本。在此基础上,运用了“串句
脱文”的新方法,对诸版本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基本理清了《三国演义》
版本演化关系。 他寻访整理而成的《 〈三国演义〉 现存版本目录》 是继马廉、
孙楷第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海外学者对源流研究也比较重视,比如俄罗斯李福清长期关注《三国
演义》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他在《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一书中对此
作了系统的研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
的基础上,着重就《三国演义》与平话的关系作了详实而深入的考辨,成
为这一领域中的重要开拓之作。与此相近的还有日本的大塚秀高,他擅长
从通俗文艺作品中发掘古代小说题材和人物形象的渊源。如《关羽与刘渊
——关于形象的形成过程》一文(注: 《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134 册,
1997 年 3 月。 ) ,对《三国志平话》结尾所写的刘渊乘乱起兵,攻灭西晋,
即汉皇帝位这一情节进行研究,分析了刘渊形象与关羽形象,认为两者是
表里一体的关系。刘渊的“须长三尺余”及爱读《左传》的因素从关羽形
象中袭来,而关羽的龙神因素则从刘渊形象中获得。视角独特,饶有新意。
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以美国学者为著。1968 年夏志清所著《中国古典
小说·三国演义评论》对小说的结构、风格、人物、情节、主题进行了分
析,认为它是一部“最为关心人类动机的性格小说” 。浦安迪《明代小说四
大奇书》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 《西游记》 、 《金瓶梅》当成是明代
文化的共同产品,从结构、行文、反讽等方面作了别开生面的新解,认为
《三国志演义》是“作者对据以创作的各种原始素材经过以反讽为主调的
修改加工、因而具有反讽意味的一部作品” (注:有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3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