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马克思、恩格
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 生活在六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的罗贯中, 不 “根
据封建意识来评价三国人物” , 又该根据什么?难道要他根据当时还不可能
有的资产阶级思想乃至无产阶级思想来评价三国人物吗?今天,我们完全
可以指出罗贯中对曹操的描写受着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却不可能要求他
按照六百多年以后的观点来写作《三国演义》 。正如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亚
是按照资产阶级的意识来写作剧本的, 却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高的评价;
巴尔扎克是根据贵族保皇党的意识来写他那编年史式的杰作《人间喜剧》
的,恩格斯却称他为“比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一
个现实主义艺术家” ;托尔斯泰是根据“一个因为迷信基督而变得傻头傻脑
的地主”的意识来从事创作的,列宁却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这几位
伟大作家的成就都是现实主义的胜利。那么,对于六百多年前的现实主义
作家罗贯中,又为什么要苛求呢?难道他思想中有封建意识就是“为曹操
翻案”的理由吗?
郭老一方面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我们并不否认” ;另一方面
却又责备《三国演义》把曹操写成了一个粉脸的奸臣, “实在是历史上的一
大歪曲” 。这样一来, 《三国演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好书”呢?这种矛
盾的评论,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就是毫无瑕疵的了,
更不认为罗贯中的写法就是人人都必须效法的模式。我们只是不赞成“为
曹操翻案”这个笼统的口号,不赞成用对历史人物曹操的全面评价来否定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而主张对这部六百多年前产生的古典文学名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