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5
浪的曹操如此洒脱、忘形?其原因就在“子远(许攸字)肯来;吾事济矣!
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 ”一个“肯”字,蕴含了多少情意和期冀,他敏锐地
意识到这正是破绍的绝好契机。许攸提出必先偷袭袁绍存粮重地乌巢, “操
大喜, 重待许攸, 留于寨中。 ” 但大将张辽提出 “袁绍屯粮之所, 安得无备?
丞相未可轻往, 恐许攸有诈。 ” 曹操回答:“不然, 许攸此来, 天败袁绍。 ……
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 ” (第三十回)依了许攸之计,曹操不
仅大破袁绍,取得了以七万之众对七十万大军的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而且还收降了袁绍大将张郃、高览。史志中说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
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 ”
(9)
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做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不仅有大展
宏图的雄心壮志,而且还有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的组织领导才能。建安二
十年(公元 215 年) ,乘曹操西征张鲁之机,孙权驱兵十万围攻合肥。守将
张辽正为此愁闷,曹操派人送来密书一封,内云: “若孙权至,张、李二将
出战,乐将军守城。 ”这难道说就是千里迢迢急送来的锦囊妙计?李、乐二
将不解,唯有张辽识其“玄机” :原来曹操深察属下之才智,知辽、典勇锐,
使之战必能挫敌锐气,且张辽智勇兼备,命为主将;,乐进持重,使之守城
必无疏漏。果然三人遵嘱大败孙权,顿解吴兵之重围,张辽也在这次保卫
战中声名大振,“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 闻张辽大名, 小儿也不敢夜啼。 ”
(第六十七回)晋人孙盛为此评论说: “至于合肥之守,县(悬)弱无援,
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堕;以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