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0
牧的刘表就在此处。 第40回写刘表死后, 蔡瑁立刘琮为主, “命治中邓义、
别驾刘先守荆州;蔡夫人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
城东汉阳之原” 。其实,这里的“荆州” ( “荆州城” )乃是江陵(第42回
写曹操兵至江陵,邓义、刘先率军民出城投降,即为明证) ,蔡夫人、刘琮
本来就随刘表驻襄阳,怎么又“前赴襄阳”?从哪里“前赴襄阳”?这是
因为作者把刘表的荆州治所襄阳与后来刘备的荆州治所江陵搅作一团,以
致叙述混乱。第51回写诸葛亮命赵云乘隙袭取南郡(这里指南郡治所江
陵) ,又分别命张飞袭取“荆州” ,关羽袭取襄阳。其实,这里的“荆州”
( “荆州城” )就是江陵,作者却把它视为江陵以外的另一地方,导致文意
含混。第75回写吕蒙袭取荆州时,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史实是:吕蒙
逆长江而上,奇袭关羽设置的“江边屯候” (沿江侦视警戒的部队)之后,
直趋公安,招降守将士仁( 《演义》误为“傅士仁” ) ;随即又进逼荆州治所
江陵,麋芳亦降(麋芳以南郡太守身份驻守江陵) 。而《演义》却写成吕蒙
巧夺烽火台后,首先袭取“荆州” ,然后到公安招降士仁,再由士仁往南郡
说降麋芳。那么,这个“荆州”在哪儿?它与公安、江陵的方位关系如何?
作者根本无法回答。读者只要一对照地图,马上就会感到这一部分描写被
搅成了一笔糊涂账。这并非罗贯中有意进行艺术虚构,而是因知识局限而
产生的“技术性错误” 。
2.由于引述史书有误。这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史书产生误解,
另一种是抄错、抄漏史书中的某些字、词、句。例如:毛本第15回写袁
术长史名“杨大将” ,据《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 “ (袁)术死,长史
杨弘、大将张勋等……”可见袁术长史本名“杨弘” 。这样一个非常次要的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