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本》 , 《社会科学研究》1992 年第 6 期。
(9)关四平《 〈三国演义〉版本史上的新里程碑——评沈伯俊对〈三
国演义〉的校理》 , 《学术交流》1993 年第 3 期。
(10)梅新林、韩伟表《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 《文学
评论》2002 年第 1 期。
(11)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大辞典》 ,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7 月。
(12) 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大辞典》 ,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7 月,第 932—956 页。
(13) 沈伯俊《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 , 《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
(14)金文京、沈伯俊《中国和日本:<三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文
艺研究》2006 年第 4 期。
(15) 沈伯俊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 , 《福州大学学报· 哲
社版》2003 年第 3 期。
(16)沈伯俊《 “三国文化”概念初探》 , 《中华文化论坛》1994 年第 3
期。
(17)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5 月。
(18) 陈辽《<三国>爱好者、研究者必读——评<三国演义大辞典>》,
《明清小说研究》2008 年第 1 期。
(19)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大辞典》 ,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
7 月,第 5 页。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