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0
物的性格反而并不明确,这是不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技法之故。
池田:这一百年来,不论东方或西方,有论者认为:追求以细致的心
理描写为中心是文学的主流。但是故事性呢?文学家遨游宇宙般的想像力
却转向以精雕细刻无聊、烦闷的日常琐事,这不也意味着不可能产生超越
以前的文学创作的作品吗?歌德曾说:莎士比亚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剧
本会印成文字而留下来,因而将它一一比较而计算自己写了多少本。也不
如说他写的时候脑子中想的只是舞台。他想像着自己的剧本该是活动的,
活生生的东西。如果从舞台上往下流,通过观众的耳却不能留在人们的心
中,这样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对舞台而言,经常是只有瞬间的效果,这
才是重要的问题。莎士比亚心里所想的是“舞台” ,是“行为” ,是“活生
生的台词” ,与心理分析、心理描写等绝然无缘,他完全没有去考虑那些在
书斋中孤独地读着活字的读者等等。与莎士比亚丰饶和广阔的世界相比,
那些善用精致的心理描写的现代文学就显得可怜,它只偏重于读者、文学
青年和知识分子。
《三国演义》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
金庸: 《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
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要爱护
人民,决不可像曹操那样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奸诈毒辣的事。
刘备与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香港的警察
以及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决不拜孔子,也不拜见耶稣、不拜如
来佛。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像,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