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军事家的艺术形象
(0 次评价)5650 人阅读0 次下载
在 《三 国演义》中 , 诸葛亮和刘备两个人物被儒化的程度不同 。 这可 以从作者世界 观的矛盾方面得到解释 。 作者的思想主要是尊儒的 , 所以他对于政治 、 道德方面的理想 人物刘备 , 拼命加以儒化 。 但是他对法家人物的某些方面还是欣赏的 , 最明显的例证就 是他虽然力斥曹操的 “奸” , 但对于曹操也还有一些赞美的地方 。 那么 , 对于他所歌颂的 人物诸葛亮 , 自然会有更多的赞美 , 相对地就减轻了儒化的程度 。 这就是披上儒家外衣 的诸葛亮形象较多体现法家思想的原因 。 尽管如此 , 对于诸葛亮形象中的儒家思想糟粕 , 我们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 。 这种糟 粕首先表现在诸葛亮竭力维护封建正统方面 。 小说一再描写诸葛亮的所谓 “忠贞” , 即 忠子汉室 , 维护正统 。 其实在历史上诸葛亮打出 “复兴汉室” 的旗号 , 不过是进行统一 战争的一个口号 , 并非认为汉王朝政权不可更替 。 他的《前出师表 》 , 第一句就说刘备 是 “ 创业 ” 的 , 分明是要建立新的王朝 。 《三国演义》却对 “匡扶汉室” 这一点大加渲 染 , 以显示诸葛亮对汉王朝的 “忠” , 借此宣扬儒家的正统观念 , 这是对历史的歪曲 。 其次 , 诸葛亮形象中的儒家思想糟粕 , 在他一再赞美刘备的仁义 道德时也表现出 来 。 在小说中 , 刘备集团能够发展壮大 , 完全是靠诸葛亮推行法家路线的结果 , 并不是 刘备经常用那套仁义道德笼络人心的结果 。 相反 , 刘备坚持他那套仁义道德的东西 , 倒 不时干扰和妨碍了诸葛亮法家路线的贯彻 。 但是 , 小说却让诸葛亮一再称颂刘备的仁义 道德 , 通过诸葛亮这个形象来宣扬孔孟之道 , 严重损害了这个人物形象 。 第三 , 诸葛亮形象中的儒家思想糟粕 , 还表现 在颂扬天命上面 。 正如鲁迅指出的 , 《三 国演义》 “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 小说一再描写诸葛亮祭神镶星 , 观天象以知人事 等等 , 掺杂了不少荒诞神秘的因素 。 例如诸葛亮的 “借东风” , 原来不过是预测到气候 的变化 , 小说却将他写成一个呼风唤雨的术士 , 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形象 。 这些神秘化 的描写 , 无非要说明人间的争夺 , 冥冥中全 由天命主宰 。 第四 , 在诸葛亮的形象中 , 还严重 地渗透着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成分 。 这本来是古 代作品常见的通病 , 但由于作者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 在诸葛亮的形象 中显得特别突 出 。 小说无疑是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这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艺术形象 , 但往往过分 夸大了他的个人作用 。 作者按照儒家的观点盛赞诸葛亮是 “命世之才” , 在具体描写中 又往往忽略了他作出政治军事决策前的调查研究过程 , 使得这个人物多少有点象个 “超 人 ” 。 许多重大决策 , 都全凭诸葛亮 自己的才智 , 不象曹操那样和谋士们共同商议定 计 。 著名的 “ 隆中决策 ” , 本来是诸葛亮用法家思想深刻分析政治形势的结果 , 但作者 却评 为 “孔 明未出茅庐 , 已知三 分天下 , 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 变成 “先知先觉” , 完 全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 对于所有这一切撒在诸葛亮形象上的孔孟之道的垃圾 , 都必须严 肃地加以批判和扫除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1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8-13 21:36 , Processed in 1.33878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