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权经验”说;11、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12、 “宣扬用兵之道”说;
13、 “人才学教科书”说;14、 “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15、 “总
结历史经验”说;16、 “无固定主题”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且各有道
理。我们只能概括性地说《三国演义》是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
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
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
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
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这种主旨之争,正是由于小说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插入智谋、文学、天
文、地理、兵法以及类似插话的故事,有时不免分散作者注意力所致吧!
这使得我们阅读时,不时为旁枝斜出吸引,从而忽略小说的悲剧基调。
同样地, 《摩诃婆罗多》的主题也引起许多学者的争论,现简单归纳如
下:
1、杂烩说。即《摩诃婆罗多》是一个既包括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又包
含许多无用废话的地地道道的大杂烩。
2、整体说。与杂烩说相反,有学者认为史诗是一个整体,其中存在着
某种潜在的目的与计划的统一性。他们认为《摩诃婆罗多》把一部史诗和
一部法典融为一体,是一部作者有意为之的、最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
有着显而易见的观点、目的以及情节处理的统一性。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
数代诗人共同创作的作品,而是一位“编订者”的独立创作。
3、倒置说。另有学者指出,史诗意欲通过故事来劝导人们过虔诚的生
活,但这个目的并未达到。诗中的“英雄们”大谈道德,但行为与表白大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