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9
家在创作中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在描写历史上实有的人物、
地点、事件时,不管作者如何进行艺术虚构,都不能不受基本史实的制约,
不能任意颠倒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彼此联系,更不能随意改变历史的总体轮
廓和根本走向。这是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国演义》的基本属
性是文学作品,但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又只能在史实的基础上驰骋艺术
想象。杰出的作家罗贯中正是这样做的。
第二,作家的艺术虚构与书中的“技术性错误” ,性质完全不同,不能
混为一谈。为了组织情节,塑造人物,作者常常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艺术虚
构;通观《三国》全书,绝大部分情节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虚构的成分,有
些甚至全属虚构。这在艺术上是允许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成功的;即
使个别地方不成功乃至失败,也是作者艺术构思所致,他人可以评说,却
无权更改。而那些“技术性错误”却不是作者艺术构思的产物,不是组织
情节、塑造人物所必须;相反,从本质上看,它们是违背作者本意的,甚
至是被传抄者、刊刻者、评点者造成的,是不应有的差错,不仅应该指出,
而且应该纠正。
第三, “重新校理”主要是校正《演义》中的“技术性错误” ,根本不
改变作者的艺术构思,也不改变任何情节和人物形象。其次,对“技术性
错误”的校正均以作品所采用的史籍或作品本身的描写为依据,绝非“妄
改” 。再次,在校理中,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把原文完整地保存下来,既便于
覆按,又可与校正的文字对照比较,这与单凭一己之意的“妄改”也是完
全不同的。
四、重新校理的原则和方法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