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金庸、池田大作谈《三国演义》、《水浒传》
(0 次评价)934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9 池田:金圣叹的删本,亦即七十一回本传播甚广之后,本来的一百二 十回本与一百回本却渐不流传,一百二十回本与一百回本再度出现在坊间 乃是本世纪之初吧?听说反倒是从日本传回中国去的。 金庸:正统派人士反对梁山泊之聚义造反。有个俞万春写了一部小说 《荡寇志》 ,叙述朝廷的忠臣勇将把梁山泊灭了,梁山众英雄或杀或擒,无 一脱离,也不是写他们受招安投降,而是反抗到底,被官兵扑灭。表示反 抗统治者没有好下场。中国社会上有一句流传的话: “少不读《水浒》 ,老 不读《三国》 。 ” 《水浒传》描写好勇斗狠之人反抗政府,反抗权威,受到欺 压就拔刀而起,杀人造反。可见人们认为《水浒》有“诲盗” (鼓励年青人 犯法造反)的作用。 池田:想起“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的放纵,也有可以理解的一 面。如果《水浒传》的各人生逢“文革”的话,黑旋风李逵等人也会冲在 前头吧。您曾在政论中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本质是“权力斗争” 。在某种 意味上,青年们的单纯及热情被“大人们”利用于狡猾的权力斗争。 “大人 们”的老奸巨滑决非仅只存在于小说世界之中的啊! 金庸: 《三国演义》中计谋特别多,人人都工于心计,主角诸葛亮与刘 备、曹操尤其特出。老年人本来就善于老谋深算,多读《三国》 ,恐怕不免 更加诡计多端,善于陷害旁人。这是中国社会中居统治地位之人防止别人 反抗的说法,其实《水浒》激励年轻人敢于斗争, 《三国》对忠奸是非之辨 十分清楚。 中国独特的秩序感觉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5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8-21 03:40 , Processed in 0.74597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