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战争与和平》和《三 国演义》史诗风格比较101
人物形象
。
许多史诗就是以某一英雄人物的名字题名的
,
如《奥德 赛》
、
《埃涅阿 斯
纪》
、
《罗 兰之歌》
、
《熙德之歌》等等
。
作为史诗后裔的近代长篇小说
,
作品中不一
定有英雄 人 物
,
但也总有一个中心的主人公
。
史诗 中的英雄人物不仅反映 了时代精神和
民族精神
,
而且也是 他那个民族 的某种理 想的寄托
,
他鼓舞和启示着这个民族世世代代
的人们
,
成为该民族 的一座精神纪念碑
。
果戈理说过
:
史诗
“永远是
把重要 的人物作为
主人公
,
这个人 物和 很多的人物
、
事件与现象发生联系和接触
;
必须能够环绕他描绘他
的整个时代
。
史诗不能只写出几个特征
,
而是要包括整个时代
;
史诗 的主人公必须能够
按照 当时人类的 思想
、
信念和意识的样式去行动
。
通 过这个人物
,
整个世界的宏伟牡阔
都生 动地显现出来了
”
。
可见主人 公在史诗 中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
但是
,
我们如果
按 照传统史诗 的要求
,
到《战争与和平 》中去找英雄人物
,
那是找不 到的
。
在这里
,
托
尔斯泰又一次表现了他的创 新精神
。
托尔斯泰在写作 《战争与和平》时一再声 明他要写
的是
“人 民的历
史
”
。
他在谈到一八一二年俄国的胜 利 时
,
指出这胜利的原因
“是在 于
俄罗斯人民和 军队的性格
”
。
他摒弃了那种以塑造某个英雄人物为中心任务的传统作
法
。
他说
:
“
在那个伟大时代的半历史性
、
半社会性
、
半虚构 的具有伟大性格的人物之
间
,
我们 的主人 公这个人物巳退于次 要地位
,
而居于首位的却成 了那些使我感到同等兴
趣的 当时的老 老少少男男女女了
。
”
国他在 《战争与和平) ) 中
,
虽然也 塑造了 库 图索
夫
、
安德来
、彼埃尔、娜
塔莎等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和艺术形象
,
但 他在作 品 中要努力表
现的已不 是某一个主人公 而是人民
,
他 要歌颂 的也不是某一个英雄人物而是整个 俄罗
斯
。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
: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没有主 人公的小说
,
t ’j
口果 沿用古代
的含义有一个主人公 的话
,
这个主人公就是俄罗斯本身
,
而不是 任何一个个人
”
@
。
作
品通过保罗既诺会战
,
通过莫 斯科大火
,
通过广泛开展 的游击战争等场景的描述
,
突出
地表现和歌颂 了俄罗斯人 民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
从俄军统帅库图索夫到下级军
官屠申和广大的士兵群众
,
从勇敢机智的游击队员齐洪到杀死数以百计的侵略者的村长
之妻华西里莎
、
俘虏法军士兵数百名的教堂执事
,
以及 亲手放火烧掉自己的店铺的商
人
,
他们不是作为单个的英雄人物在行 动
,
而是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去打击侵略者
。
他们
组成为一个英雄的集体
,
作为英雄的群像而出现在作品中
,
从而使作品表现出史诗般的
伟大气魄
。
比之 《战争与和平 》
,
《三国演义 》在人物形象的 塑造上
,
与史诗 的传统是相一致
的
。
它虽然描写了魏
、
蜀
、
吴三个政治集团的众多的人物
,
但作品 中的主要英雄人物还
是刘蜀集团 的刘备
、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
赵云等
。
’
这些人物又以刘备屯诸葛亮为最突
出
。
全书虽不以人物而以三 国故事为始终
,
但刘备
、
诸葛亮却一直是光照全书的主角
。
,__
作为圣明君主形象的刘备是适应封建社会黑 暗统治下 人民的期 望而塑造出来的
。
恩格斯
在论述悲剧中 的人物 时曾指出
:“主要 的人物 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
代表
,
因而也是他
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
他们 灼 动机不是 从琐碎 的个人欲望 中
,
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
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
”
刘备无疑 是封建阶级的代表人物
,
但 他是受到当 时历史潮流的
推 动
,
受 到民心的影响而思想和行 动的
。
他怀 抱着
“安社
被
,
济苍生
”
的宏愿
,
施仁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