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军事思想十题
(0 次评价)10522 人阅读0 次下载
曹操军事思想 十题 2 2 5 人之间的矛盾的目的 。 其中他 自己得意 、 且为史家所称者有三次 , 一是离间吕布 、 袁术 , 待 其两伤后而先后取之 ; 一是利用袁氏 兄弟内江 , 助袁谭击袁尚 , 然 后皆取 之 ; 一是谋使马超 生疑韩遂 , 分化了长期团结较好的关右联军 。 建安初 , 曹操听 从谋士荀或 、 郭嘉等的意见本已决定先取吕布而 后 图河北 . 但 当其得知 袁术置 公 卿百官 、 郊 祀天地而僧称帝号 、 吕布与袁术的 矛盾已呈表 面化的时候 , 便立即 作 出 暂时笼络 吕布 , 激化袁 、 吕之间的矛盾 , 利用吕布削弱袁术 , 侯其两伤而 取之的策略 。 前面 谈到 , 曹操本知 吕布 “ 狼子 野心 , 诚难久养 ”, 并已潜置陈登 父 子为内应待机而 取之 , 但仍 然 频 加慰勉 , 其用 心可谓昭然若揭 。 吕布无才 , 上 了曹操的当 , 答书 “布 当 以命为效 ”。 袁术 闻 知自然大怒 , 驱 兵攻吕布 , 吕布即 用陈硅之议 , 说韩逼 、 杨奉叛术而与己并 力攻 术 , “杀伤 坠 水死者 不可胜数 ” , 袁术元气 为之大伤 , 不复再盛 。 不久 , 吕布醒 悟 , 知道上了曹操的 当 , 袁 术失去 了战斗力 , 自己成了孤军 , 但为时已晚 。 既而复叛操附术 , 正好给曹操提供 了讨伐的 借口 。 袁绍败而 死 , 袁谭 、 袁 尚兄弟争立 , 用事者相与谋权 , 各附其主 , 遂有兄弟战起 。 “ 兄弟 阅于墙 ” 自古以来就是为人所乘的好机会 。 曹操知袁氏兄弟 “权力相体 , 各有党与 ” , 因 听郭 嘉 “急之则相保 , 缓之则争心生 ” 之议 , 先是有意缓兵待变还许 。 果然 , 袁谭 、 袁尚兄弟二 人打起来了 , 曹操遂决定 “ 及其乱而取 之 ”, 利用二袁矛 盾 , 先应 袁谭请救 , 助谭攻 尚 , 甚至 不惜为子聘谭女以安之 。 及至曹操夺邺驱尚 , 袁谭已成孤军 , 自知危险将临 , 复叛 。 这无异 于 吕布 , 也为曹操提供了讨伐的借口 。 曹操离间马超与韩遂最有戏剧性 。 《孙子》说 :“亲而 离之 ” 。 韩遂与马超的父 亲马腾本为 世交 , 马腾征为卫尉入邺 , 马超统 众与韩遂合纵 。 曹操渡 河征韩 、 马至渭 , 韩 、 马 兵 败请和 , 曹操 听 贾诩之 计 “ 伪许之 ”, 然后 “离 之 ” 。 韩遂与操相见 , 二人交马语 , 操故作欢欣 之状 , 谈 笑风 生 , 东扯西拉 , 谈了很长时间 , 但只言京都旧故而 不及军事 。 马超 问韩遂 “ 曹操说了些 什么? ” 韩遂觉得没有什么重要事 , 因说 “无所言 也 ” , 马超 很 自然地便以为他们定有不可告 人的秘密 ; 既而操又给韩遂写信 , 故意涂涂改改 , 让马超看后以为是韩遂涂改的 。 仅仅两件 事 , 便把韩 、 马 “ 合纵 ” 瓦解了 。 3 、“ 将周密 , 谋不 泄 ”。 曹操甚知用间的重要性 , 自然也知保护自己防止被人所间的重要性 。 他说 :“兵 中所以为 危险者 , 外对敌国 , 内有奸谋不测也 。 ” (《三国志 · 魏书 · 徐 见传》注引《魏书》 ) 前论 “藏 形 ” , 实际 亦含保密防 “ 间 ” 之用 。 曹操说 :“势盛必衰 , 形露必败 ” (《孙子 · 军事篇》注) , “将 周密 , 谋不泄 ” (《孙子 · 谋攻篇》注) 。 这都是慎间的意思 。 《孙子 · 虚 实篇》说 :“故善 攻者 , 敌 不知其所守 ; 善守者 , 敌 不知其所攻 。” 对此 , 曹操根据 自己的理 解 , 作 出了独具特 点的 注解 , 概之为 :“ 情不 泄也 ” 。 为了达到 “情不泄” 的目的 , 曹操主张 :“谋定 , 则 闭关以 绝其符信 , 勿通其使 。 ” (《孙子 · 九 地篇》注) 曹操一生 , 频战疆场 。 我们如果逐 一分析 , 不能不 承认 , 他没有因失密而致败的记录 , 相 反 , 却不乏密出奇兵 、 攻敌不备的行动 。 击乌桓 , 密出卢龙塞 , 直至单于庭 , 千里袭人而不 为人知 ; 战袁绍 , 人衔枚 , 马缚口 , 夜从间道出 , 一举焚 尽乌巢袁 氏 “积聚” 辐重 万余乘 ; 讨 马超 , 潜遣徐晃等渡蒲阪据河西为营 , 及至敌知 , 为 甫道而南 , 阵已固矣 。 至于 “密教” 张 辽 、 乐进 、 李典御孙权之策 , 更为千古之绝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8-19 07:07 , Processed in 0.47241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