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军事思想十题
(0 次评价)10523 人阅读0 次下载
2 2 6 社会科 学战线 · 1 9 9 7年6 期 · 军率学研究 另外 , 我们还应看到 , 曹操不仅重密 , 而 且还善度敌之情 , 反其意而用之 , 故意泄密给 对方 , 引敌上钩 而收其利 。 典型事例 , 如故意把孙权 “请 以讨关羽 自效 ” 的消息透露给关羽 , 以使两敌相斗 , 从而达到 坐待两敌俱败的目的 。 故意泄密 , 更见其知 “ 军密 ” 之用 , 从相反 的角度证明 了曹操确实是慎间重密的 。 十 、 “ 因粮于敌 ” 《孙子》说 :“ 日费千金 ,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意思是说 , 战争是要花费很多钱的 。 所以 , 他在 《计篇》之后 , 便以 《作战篇》强调了完车马 , 利器械 , 运粮草 , 约费用 , 以作战备的 内容 。 无疑 , 这些都是曹操所重视的 。 他尤其肯定 《孙子》所说 “军无 轴重则 亡 , 无粮食则 亡 , 无委积则亡 ”, 指出 ,“无 此三者 , 亡之道也 。” (《孙子 · 军事篇》注)事实证明 , 曹操 不仅理论上重视 , 而且在行动上也表现 出重战备 、 重蓄积 、 重军食思想的一贯性 。 他初在襄 邑有起兵意 , 即 “与工 师共作卑手刀 ” (《御览》卷 3 46) 。 他曾不无羡慕地说 ;“袁本初恺万 领 , 吾大恺 二十领 ; 袁本初 马恺三百具 , 吾不能有十具 ” (《御览》卷 3 56 ) 。 他曾发出 《鼓吹 令》 :“ 为战士爱马 ” , 鼓吹 (类如奏起军乐)而使骑兵步行而 进 ;“为战士 爱粮 ” , 他不 乐在军 中多署吏 (《御览》卷3 5 7) ; 为反击敌人槽楼的攻击 , 他发明霹雳车发石击敌 。 他特别反 对 没有准备好攻城器械就让战士 攻城 , 认为那是让战士去送死 。 他主张 出战之前必须把必要的 战备 准备好了 , “兵 甲战具 , 取用国中 ” (《孙子 · 作战篇》注) 。 值得注意的是 , 曹操在为 《作战篇》作题注时 , 特别强调了粮食问题 , 即 “欲战必 先算 其费 , 务因粮于敌也 ” 。 于此可见 , 他对粮袜尤为重视 。 曹操完全接受并 在军 事行 动中运用 了《孙子》的主张 。 《孙子》说 :“ 善用 兵者 , 役不再 籍 , 粮不三载 ; 取用于国 , 因粮于敌 , 故军食可足也 。” 曹操注谓 :“籍, 犹赋也 。 言初赋 民 , 而便取胜 , 不复归 国发兵 也 。 始载粮 , 后遂因粮于敌 , 还兵 入国 , 不复以粮迎 之也 。” 以操所 见 , 战争必须因粮于敌 , 因为第一 , 远途运输必然导致老百 姓贫困 ,“百 姓财弹尽 而兵不解, 则运 粮尽 力于原 野也 。 十去其七者 , 所 破费也 。 ” (《孙子 · 作战篇} )注) 就是说 , 老百姓 长 途转运军 粮 , 结 果十分之七的家资都耗费在 路上 了 ; 第二 , 转输军粮 , 消耗太大 。 他从《孙 子》 “食 敌一钟 , 当我二十钟 ” 那里得到启发 , 指出长途运粮的结果往往是 “费二 十石得 一 石 ” , 只有二十分之一的所得 , 劳民伤财 。 所以 , 曹操特别强调因粮于敌 。 他甚至主张不仅仅 是入敌境吃敌粮 , 而且还应裹粮以还 , 还兵入国 , 国人 “ 不复以粮迎之 ” 。 他是这样说的 , 也 是这样做的 。 从记载分析 , 曹操师出 , 军未出境 , 虽然亦就地因粮 (即军过境 , 由地方供 粮) , 但为了保证供给 , 同时也统筹就近供军 , 并调积粮草以随军行 ; 既 入敌境 , 情况就不同 了 , 虽然也备数日之粮 , 但其着眼点转为就地因粮 。 就地因粮 , 从双方相争的角度说 , 就是 因粮于敌 。 当然 , 也 有个别情况 , 如两军久 为对峙之势 , 粮草仍 不得不 主要依靠自己后方供 给 。 史载曹操与马超等夹 渭为军 ,“军食 一仰河 东 ”, 就 是这方面的例子 。 因粮于敌的方式 , 有 夺敌蓄积 , 有强取于 民 , 更有野取禾稼者 。 建安八年 (公元20 3 年) , 曹操攻黎阳 , 袁谭 、 袁 尚败走 , 还邺 , “操追至 邺 , 收其麦 ” ( 《资治通鉴》汉献 帝建安 八年) 。 曹操征张鲁曾因 “军 食且尽 ” 而欲拔军截山而 还 , 但当其获得胜利后 , 情况就变成王集诗中所说的 :“ 陈赏越山岳 , 酒 肉逾川抵 , 军中多饶袄 , 人马皆溢肥 , 徒向兼乘道 , 空出有余资 。 ” (《三国志 · 魏 书 · 武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8-19 09:34 , Processed in 0.52848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