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罗贯中
(0 次评价)14549 人阅读0 次下载
奋 奋 诊 怪 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 钱塘施耐庵的本 , 罗贯中编次 。 因此 , 在我们谈到 《水浒传》的编著者时 , 应 当承认施耐庵和罗贯中这 两个名字都是不 容忽视的 。 那 么这两位作者在 《水浒传》形成过程中各起着怎样的作用 呢?对此历来存 在着二种有影响的看法 : 一种以郑振 铎先生为代表 , 他的意见在《水浒传的演化》一文中 论述得清楚 , 即 : 元明之间的罗贯中 , 依据元代施耐庵的本子编成 《水浒传》 ; 另一种则 以鲁迅先生为代表 , 他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 “ 又简本撰人 , 止题罗贯中 , 周亮工 闻于故老者亦第云罗氏 , 此郭氏本出 , 始着耐庵 , 因疑施乃演为繁本者之托名 , 当是后 起 , 非古本所有 。” 胡适在《 “水浒传” 考据 》中也曾说过类似的 意见 : “ 施耐庵不知 是什么人 , 但决不 是 元朝人 。 也许是 明朝文人的假名 , 并没有这个人 。” 这两种说法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 , 即 : 元明之间的罗贯中是《水浒传》的编著 者 。 所不同的 : 一是认为罗本之前有一个有影响的施本作为依据 ; 一 是认为在罗本之后 有一个托名施耐庵的加工者 。 所以 , 无论同意那一种说法 , 都无法否认罗贯中是《水浒 传》的编著者 , 至少应当承认他是编著者之一 。 《水浒传》早在成书之前 , 就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 大概已经有个说话的底本 , 所以 罗贯中才标出施耐庵 ’ 的本 ” 以为号召 。 然而 , 从 《水浒传》全书来看 , 它的情节发展 显然是经 过 了有意识的安排 , 同样寄托 了编著者的悲愤 。 罗贯中编纂的《水浒传》 , 深 刻的揭露了罪恶的封建统治阶级 ; 真实而又具体地展示了广泛的封建社会的真实图 景 。 特别是作者能够认识到 “ 乱由上作 ”、“ 官逼 民反 ”、“ 逼 上梁山 ” 的事实 ; 同情反抗 封建压迫的英雄人物 , 反映了他们反抗封建统治阶级 、 劫富济贫 、 打土豪 、 杀贪官等的 斗争 。 这是难能可贵的 。 《水浒传》不仅为我们写出了林冲 、 鲁智深 、 吴用 、 武松 、 解珍 、 解宝等众多英雄 被逼 上梁山的不 同道路 ; 并且还写出了从 “ 智取生辰纲 ” 开始的小规模联合起义 , 逐步 在围剿和反围剿斗争中发展壮大的过 程 。 由于这 些故事经 过长期 的传唱 , 又加以作者在 加工创作中的现实主 义精神 , 使得很多回目都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 其中有很多唯物辩证 法 的事例 。 这都 是作品得到群众欢迎的根本原因 。 但 是 , 由于当时 没有出现新的社会因 素 , 没有新的生产关系 , 因此作者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理想 , 再加上作者本 身封建立 场 的局限 , 作品中起义领袖宋江一直主 张招安 , 致使梁山义 军最后走上投降的结 局 , 并去 攻打方腊 。 反映了 时代和阶级的 局 限 。 水浒故事最后招安去征方腊 , 虽然是原来在话本 里就已经存在的结局 , 然而 , 我们仍 然可以清楚地看 到这个情节在《水浒传》全书里是 经过特别编排 的 。 作者不仅给水浒故事事先安排了 “ 招安 ” 的结 局 , 并以此为经纬纂集 了所有的水浒故事 。 如果说在前半部梁山起 义军 出路问题还没有占据主 要位 置 , 那么写 到后半部时 , 出路问题 就不 能不 置于 唯 一突出的 位置 。 因之 , 后半部较 之于前半部就逊 色得多了 。 联系 当时人 民反抗斗争的史实来看 , 我们从《水浒传》的情 节安排 中 , 可以 看到作者的主 观色彩 , 特别是 写梁山义军在胜利的条件下 , 主动向统治阶级投降 ; 显然 , 这是和作品所宣扬的忠 义 思想以及作者的世界观密切联系着的 。 但是 由于作者现实主 义 精神的影响 , 作品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义军内部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 ; 特别 是客观上 对栩安仍有一定的批判 , 作者意识 到招安的结果仍将是一个悲剧 , 并不 是真正的 出路 。 从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思 想内容 , 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世界观 是属 于封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8-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3 11:38 , Processed in 1.089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