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0 次评价)11020 人阅读0 次下载
的成分 , 有些甚至 全属 虚构 。 这在艺术上是允许的 , 而且在多数情况 下是成功 的 ; 即使个别 地方不成功乃 至失败 , 也是作者艺术构思所 致 , 他人可以评说 , 却无权更改 。 而那些 “ 技术性错误 ” 却不是作者艺 术构思 的产物 , 不是组织情节 、 塑 造 人物所必须 ; 相反 , 从本质上看 , 它们是违背作者本意的 , 甚至是被传抄者 、 刊刻者 、 评点者造成的 , 是 不应有 的差错 , 不仅应该指 出 , 而且 应该纠正 。 第三 , “ 重新校理 ” 主要是校正《演义》中的 “ 技术性错误 ” , 根本不 改变作者的艺术构 思 , 也不改变任何情节和人物形象 。 其次 , 对 “ 技术 性错误 ” 的校正 均以作品所采用的史籍或作品本身的描写为依据 , 绝 非 “ 妄改 ”。 再次 , 在 校理中 , 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把原文完整地保存下 来 , 既便于覆按 , 又 可 与校 正 的文字对 照比较 , 这与单凭一己之意的 “ 妄改 ”也是完全 不 同的 。 四 、 重新校理的原则 和方法 自毛本《三 国演义》问世后 , 三百 多年来 , 还没有人对《三 国》版本 作过全面 、 细致的整理 , 更没 有人对其中的 “ 技术性错误 ”作 过彻底的 清理 。 可以说 , 重新校理《三国演义》是一种 非常艰巨的 、 新的开拓 。 在 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 探索恰当的校理原则和方法是尤其重要的 。 (一)确立正确 的校理原则 1 . 明确工作的目标和范 围 。 上文所引的《重新校理<三国演义> 的几个问题》中的几段话 , 已经作了说明 。 这样 , 就从宏观上严格分清 了 “ 艺术虚构 ”与“ 技术性错误 ”这 两个不 同 的学 术概念 , 把校理重点 集 中于 校正 “ 技术性错误 ”上 , 从而 在理论上牢牢 站稳了脚跟 。 2 . 充分尊重作者 的艺术构 思 。 重新校理只是为了消除那些不应 发生 的 、 与作者创作意 图无关的 “ 技术性错误 ” , 只是一 种技术上 的校 正 , 而不是代替作者进 行思想上 的取舍和艺术上 的修改 。 因此 , 必须 严格遵循作者原有的思路和作品自身的情节发展过程 , 予以谨慎 、 细 致的处理 。 凡作者有意虚构之处 , 一律 不作改动 。 这包括 : (1 ) 人物 。 书中虚构的人物 , 如貂蝉 、 吴国太等 , 各有其艺术作用 , 一 19 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8-18 18:08 , Processed in 0.57442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