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0 次评价)1102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不存在校 正的问题 。 对某些人物的身份 , 作者有意作了调整 , 这不 属 “ 技术性错误 ”, 亦不列入校理范围 。 (2 ) 情节 。 书中情节 , 多含虚构成分 , 有的纯系虚构 , 不论其思想 倾向和艺术得失如何 , 均尊重作者原意 , 不作改动 。 (3 ) 职官 。 书中某些职官 , 虽 不准确 , 但事出有因 , 且已深人人心 , 姑不改动 , 而只加注说明 。 (4 ) 名物 。 书中所写兵器 、 服饰等 , 多有与史不合者 , 亦仍其旧 。 3 . 《三国》的不同版本应当分别校理 , 以便阅读和研究 。 除了我已 经 校理的嘉靖本 、“ 李卓吾评本 ”、 毛本这几种最重 要的版本以外 , 钟 惺评本 、 李渔评本等版本也值得校理 。 至 于某些罕见的版本 , 某些具 有重要研究价值而阅读价值不高的版本 , 则可予以影 印或标点排印 , 文字一律不作改动 , 而 不必全面校理 。 (二)采用科学 的校理方法 1 . 如何校 正 书中的 “ 技术性错误 ” , 这是整个校理工作的重 心 , 也是最为繁难之处 。 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 三种方法 : (”对原文错讹之处不作改动 , 而在书末列出正误对照表 , 系统 地校正书中的 “ 技术性错误 ” 。 这种方法 , 丝毫不改变正 文的 面貌 , 同 时又把书中的错误集中加以校正 , 使人一 目了然 , 堪称最谨慎的一种 方法 , 专家学者也最容易接受 。 但对一般读者来说 , 非得查看正误对 照表 , 才能弄清那些 “技术 性错误 ” , 显得不太方便 。 我 为江苏古籍出 版社整理的《校理本三 国演义》 , 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 学者们对此十 分赞赏 。 (2 ) 对原 文错讹之处 不作改动 , 而加脚注指出其错误所在 , 提出 校 正的意见 。 这种方法 , 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面貌 , 同时又 指出了其 中的错误 , 学术上自然不存在问题 , 专家学者也很容易接受 。 但对一 般读者来说 , 读到的作品正文仍然包含着种种错误 , 必须一 一对照脚 注方可 明白 , 也比较麻烦 。 (3 ) 直接改动有误的原文 , 并加脚注 列 出原 文 , 说明其错误所在 和改动的依据 。 这 种方法 , 直接校正 了原文中的 “技术性错误”, 使读 一 2 0 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0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8-18 20:22 , Processed in 0.7806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