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艺苑 首页 文化 影视 查看内容

【中国电视剧演义】:王扶林亲战三国 鲍国安演活曹操

2015-3-17 20:58| 发布者: 三国艺苑| 查看: 15911| 评论: 1|原作者: 李星文

摘要:   1994年是内地戏说历史剧的元年。虽然没有人天真地以为历史剧讲述的就是分毫不差的信史,但内地历史剧此前都是以正剧的面目出现的。《努尔哈赤》就是要再现女真英雄开拓大清王朝的关键史事,《末代皇帝》就是要让 ...

  1994年是内地戏说历史剧的元年。虽然没有人天真地以为历史剧讲述的就是分毫不差的信史,但内地历史剧此前都是以正剧的面目出现的。《努尔哈赤》就是要再现女真英雄开拓大清王朝的关键史事,《末代皇帝》就是要让观众认为他们看见的就是那个经历了大清、民国和新中国的溥仪。并且总要配上纵情讴歌或者充满兴叹的主题歌,力图把观众拉进电视剧营造的历史情境。

  到了1994年,一部名为《戏说乾隆》的香港电视剧反其道而行之,上来就开宗明义要戏说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乾隆,故事也果然没那么“正经”:军国大事成了背景,重点是一身好武艺的皇帝在民间冶游。乾隆的政治作为退隐幕后,而情爱故事被推向前台。皇帝总能遇到倾国倾城但一身麻烦的美女,他身边的卫士、宫女甚至太监个个都春情满怀。在原先的历史剧里,皇上因为身份贵重、行止受限,是一个貌似威严但严重失去自由的人,到了《戏说乾隆》里,他成了百无禁忌、随心所欲的游侠,同时也遍尝民间疾苦和凡人辛酸。郑少秋可能是香港演员中的乾隆专业户,赵雅芝从年轻时候起就是他的黄金搭档,两人的明星效应更为这部剧增色不少。

  观众们接受了这个风流倜傥的皇上,从中体会到了一种看内地历史剧时从来没有的松弛感和亲近感。当然,这样的“戏说”是不为严肃的评论家接受的,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戏可能的“坏”的示范作用,发出了痛心疾首的批评和警告。然而,这三十年的电视剧发展史基本上就是严肃文化消退而通俗文化开进的旅途,几年之后,随着《宰相刘罗锅》和《还珠格格》的得势,戏说风还是不可遏制地刮了起来。  

  当然,这一年并非随意虚构的戏说剧一枝独秀,庄严、凝重、宏篇巨制、内涵丰富的历史剧也投下了重要的一子。1994年冬天,央视一套黄金档推出了精心炼制的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据统计,《三国演义》当时在全国的收视率高达 46.7% 。也就是说,每当《三国演义》播出,全国至少有5亿观众围坐在电视前。这样的收视影响力,远远地超过了《戏说乾隆》。

  《三国演义》每集开篇用旁白、结尾用画外音叙述背景,人物对话文白杂用,看上去像是一板一眼的历史正剧,其实主要依托的是同名小说,跟《三国志》等史书大有距离。该剧保留并强化了小说“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刘备集团一方注入了忠义、仁政等道德观念和理想人格。严格说起来,这也是一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戏说。从反响来看,观众似乎并没有被主创牵着走,刘关张的兄弟情意固然动人,诸葛亮的献身精神也很感人,可是曹操也没有成为“大白脸”。毕竟不是道德标准衡量一切的时代了,曹操因其有血有肉、有勇有谋,一样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

  (1)三国文化是一张大网  

  一般来说,中国人成长的经历绕不开《三国演义》,那些故事不读原著也早就听熟了。通过八十年代初兴起的评书连播,通过民间秀才茶余饭后的娓娓道来,通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精美连环画,通过零星改编三国故事的戏曲和影视作品,“关云长屯土山约三誓”、“张飞截江夺阿斗”、“四弟赵云保刘皇叔”的故事,在大众中广泛流传开来。

  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恐怕谁都不会对上海人美社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感到陌生。在那些不以画“小人书”为鄙陋的老画家们笔下,三国人物们丰神俊彩、跃然纸上。

  我看的第一本连环画是《煮酒论英雄》,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刘备是懦夫。曹操请刘备吃饭,豪情大发,点评当世英雄,一句旁敲侧击,把刘皇叔吓得筷子落地。随献帝打猎,关羽看到曹操的僭越之举,催马挺刀要立斩此贼,被刘备拦下。董承接受献帝衣带诏图谋大事,刘备加入了这个反曹联盟,又找机会带兵逃走。这本连环画十分古旧,我至今只记得两个形象了:一个是董承接诏出宫时遇到的曹操,宽袍大袖,满脸奸诈,前来盘查;还有一个就是“冢中枯骨”袁术,被曹操打败逃到一个小地方,面如死灰的样子,还骄横地想喝蜜水。属下回答说:报告皇上,蜜水没有,泥汤子倒有一些!袁术的心愿不能达成,当场归西。想在想来,那应该是1957年版,我看过的也仅此一本。

  现而今,这套连环画身价倍增。1999年在武汉举行的连环画拍卖会上,全套第一版《三国演义》的成交价为 1700元,到了2001年,由北京中国书店举办的大型连环画拍卖会上,全套第一版《三国演义》的成交价达到12000元。目前,这套《三国演义》已有价无市。后来看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都是上海人美社1979年版。据说,第二版发行量大,收藏小人书的几乎都有,全套价格在1200元左右。这套连环画让我完全熟悉了“三国”故事,书中很多细节更是多年不忘。

  在《三让徐州》中,吕布打败曹操,在乱军中截住阿瞒。夜色中,吕不识曹,用翻天画戟敲着操的头盔问“曹操安在?”曹操机敏地回答:“前面骑黄马者便是。”这个细节让我笑了好几天,就跟后来看《笑傲江湖》桃谷六仙把杨公庙里的牌位断句成“杨公再,兴之神”时一样。  

  在《长坂坡》中,赵云在曹操营中七出七入,斩将54人,另外击败10员大将,其中不乏张合、 曹洪、文聘、许褚、徐晃、 张辽等勇将。都说三国勇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其实以子龙长坂坡之勇和一生未败的资历,他才是真正的三国第一勇将。吕布不过一人大战过刘关张,便永远占据了头一把交椅,似为不公。

  在《辕门射戟》中,刘备得罪了袁术,请吕布讲和。吕布把袁术的大将纪灵和刘备请到自己的营中,施展百步穿杨之技,以武力吓退了袁兵。这很像香港黑帮片里的“讲数”,两派争战不休,最有实力的老大露一手,把两边弹压下去。“三国”中的计谋甚多,武技的描写却不多,这一章最精妙,不亚于后世武侠小说的创意。

  在《小霸王孙策》中,盖世英雄孙策打遍江东无敌手,却死于妖道于吉之手。小说的描写带有“迷信”色彩,小人书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编,让孙策死于叛徒许贡家将之手。可见,即使是小人书,也得讲究政治正确。  

  连环画主要是面向孩子的,要想真正搞明白“三国”的文韬武略,还得靠评书。罗贯中的原著用浅近文言写成,对一般人来说还是有门槛的。袁阔成参透原著再以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播讲出来,仅仅一部《三国》就足以奠定他评书界第一高手的地位。更何况,在《三国》之前,他还有武侠小说般离奇生动的《水泊梁山》,有电影般千人千声的《暴风骤雨》;《三国》之后,他还有随心所欲皆妙谛、进入了自由王国的神魔作品《封神演义》。

  袁版《三国》至少有两大优长:一是语音正。他用的是纯正京腔,这一点为众多的东北评书名家所不及。单田芳有明显的大茬子味儿,刘兰芳细听也有东北腔,田连元稍好一些。论嗓音,刘兰芳口齿伶俐,声音清脆,八十年代初风靡一时,不过这样的声音说个人英雄主义的《岳飞传》很合适,说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三国”就未必合适。中年袁阔成不及年轻时声音清醇,略带点儿烟酒嗓,这倒正好配合《三国演义》的厚重气质。而单田芳的“云遮月”嗓子适合剑走偏锋的《白眉大侠》,说正奇相合的“三国”似乎也不对味儿。他也说过“三国”,效果不及袁阔成。当然,袁阔成能说好“三国”,最主要的缘由是他的文化底蕴深。

  说书人在过去是民间艺人,不见得有多深的文化水平。而《三国演义》里包含的东西太多了,那些世故人情、兵法战策、典章典故,不是一般的说书人能吃透的。袁阔成也是走江湖卖艺出身,他在1981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三国演义》时,已经掌握了超越同行的技艺。他叙事的基本骨架是现代白话,但遇到紧要关头的辩论和辞章,他就先来一大段文言,再用白话一句句解释清楚,中间还加上自己的评点。这种评点常常很幽默,听起来妙趣横生,变幻多姿。“诸葛亮舌战群儒”那一段,“诸葛亮骂死王朗”那一节,如果没有过人的记忆力,就记不下那许多为难舌头的古文,如果没有独到的观点和幽默的技法,也断不可能说得那么活色生香。传统评书中的人物是扁平的,故事是套路化的,刘兰芳的《岳飞传》、单田芳的《瓦岗寨》都曾风靡一时,但都比不了袁阔成的《三国演义》的长久生命力。

  小说、戏曲、连环画、评书、影视作品,构筑起天罗地网般的三国文化圈。作为一个中国人,就算闭目塞听,你呼吸的空气中还是充满了“三国”的因子。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电视剧《三国演义》出场了,第一次把三国人物谱全伙展示在观众眼前。



1234下一页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天水少年将军 2015-7-17 12:52
央三绝逼国产良心剧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查看全部评论(1)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4-11-24 10:01 , Processed in 0.1423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